‘荠菜’谐音‘聚财’,吃了荠菜煮蛋一年都有好彩头!(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穿汉服准备游玩的游客(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舞狮表演(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摄)
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洪江市黔阳古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上巳节,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了古城的每一条街巷。
来自长沙的90后游客李欣举着刚买的非遗漆扇,兴奋地在黔阳古城南正街的青石板路上转了个圈。“汉服巡游、长桌宴、非遗体验,每个环节都很有感觉,我要发朋友圈让朋友们羡慕!”她说。
非遗集市热闹非凡。糖画摊位前,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金黄的糖浆在石板上化作飞禽走兽;竹编艺人手指翻飞,细薄的竹篾转眼变成精巧的篮子;漆扇工作坊排起长队,游客们亲手体验这门古老技艺。
“我们特意从怀化城区赶过来,就为了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带着8岁儿子的刘先生边说边帮孩子调整扇面的角度,这些非遗项目在电视上看过,但亲手制作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正午时分,南正街的“长桌宴”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50张木桌蜿蜒排开,荠菜煮蛋、蒿菜饭、春卷等地道美食香气四溢。“在我们这儿,‘荠菜’谐音‘聚财’,吃了这蛋一年都有好彩头!”古城居民张大姐热情地招呼着游客。
“荠菜煮蛋真的太好吃了!”来自广州的游客王女士举着沾满荠菜汁的鸡蛋,笑意盈盈地对着镜头比心,“还有这个蒿菜饭,碧绿油亮,配上酸萝卜简直绝了。”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京剧票友会的唱腔在黔阳剧院内缭绕。青砖黛瓦间,票友们身着蟒袍官衣表演《贵妃醉酒》,水袖翻飞间带起阵阵戏韵。台下老戏迷轻声跟唱,年轻人则举着手机记录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瞬间……
剧院外古巷里,锣鼓喧天,金龙瑞狮翻腾跳跃。游客们争相钻进龙肚“沾福气”,年轻人则跟着竹竿舞的节奏跃跃欲试。
“我们连续三年来参加‘三月三’了,每次都有新惊喜。”来自重庆的退休教师周阿姨和姐妹们穿着汉服,在古城墙下拍照留念。
夜幕下的古城变成了传统文化的秀场。中正门前,一场原汁原味的汉婚大典吸引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新郎新娘身着传统礼服,在司仪引导下行沃盥、同牢、合卺之礼,庄重的仪式让围观游客屏息凝神。
“这才叫婚礼!中式婚礼比西式的有内涵多了。”“00后”情侣蒋明和他女朋友看得入迷,已经在商量自己的中式婚礼。
夜色渐浓,古巷汉服少女的衣袂与剧院脱口秀的笑点共振,非遗匠人的指尖技艺与舌尖上的荠菜蛋传统文化交织,璀璨灯光秀与红灯笼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丽画卷。这座千年古城正用最潮的方式,吸引着无数怀揣好奇心的游客纷至沓来,用镜头和脚步共同记录感受古城独有的魅力。
景区负责人表示,黔阳古城目前正持续深挖传统文化内涵,以“三月三” 等节庆为纽带,打造“旅游+非遗+美食”的特色品牌,让传统文化从橱窗展品变成生活美学,让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彩。
来源:怀化日报
作者:罗艺瑶 潘雨 通讯员 李林 梁孝亮
编辑:蒋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