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大崇乡金秋梨博物馆(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江 摄)
3月23日,洪江市大崇乡金秋梨博物馆正式开馆,吸引来自怀化及周边800多名游客打卡参观。据悉,洪江市大崇乡是金秋梨的发源地,目前全乡金秋梨种植面积达4500余亩。
上世纪30年代,从日本学习先进农科技术,带回部分日本梨树品种,栽种在原湖南省农物试验场。1943年,该场一位技术员赴任安江园艺场,带来一批日本梨树,开启了湘西地区种植日本梨树的历史。
1986年,大崇乡村民段天汉在山上发现一棵常年只开花不结果的野生梨树,便将此梨树作为母树与本土的黄花梨进行授粉培育,结出新品种。经安江农校专家多次研究对比发现,其与日本梨树品种“新高”一致。后经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相关专家鉴定,段天汉家梨树的新品种,确为“新高”的变异品种。
通过安江农校技术团队多次深入大崇乡研究观察和嫁接培育,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功培育出了新品种,结束了南方梨“质优不耐贮、耐贮质不优”的历史。因其外观金黄、在秋天成熟,同时它的父本是日本梨“今村秋”,故取名“金秋梨”。几代人接力,168次嫁接试验,金秋梨已成为沅水河畔的金字招牌。
金秋梨的选育成功,是怀化继杂交水稻、冰糖橙、紫秋葡萄等稀世珍品后,奉献给世人的又一大山瑰宝。如今,金秋梨除在怀化各县市区及湖南引种外,还推广至贵州、四川、广西、湖北、江西、重庆、云南等地,成为遍布全国各地的果梨之一。
来源:边城晚报
作者:李江
编辑:蒋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