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是元宵佳节,在龙船塘瑶族乡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药草龙”活动在集镇上演。作为当地传承500余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药草龙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祈福寓意,成为元宵节最受瞩目的民俗盛事。
上午10时,随着一阵激昂的锣鼓声响起,一条金灿灿的“药草龙”在瑶族乡亲们的簇拥下昂首出场。药草龙龙身由竹木为骨、稻草编织,经过艾草、菖蒲、黄精等数十种中草药浸泡而成,散发出淡淡清香。这条寓意驱邪纳吉的“神龙”分为9节,长逾10米,在舞龙队员的默契配合下,时而盘旋低伏,时而腾空跃起,宛如翻江倒海,引得围观群众连连喝彩。
龙船塘瑶族乡白龙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向培忠告诉记者:“药草龙主要是稻草和天麻、菖蒲、黄芪等药材制作而成,能够驱邪、祛病、祈福。”
活动现场,村民们跟随药草龙沿街巡游,摸龙头、钻龙身祈福新年好运的到来。药草龙起源于明末,是瑶族先民为驱灾祈雨而创,如今已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近年来,当地通过“非遗+文旅”模式,将药草龙打造为文化名片,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审核:邱 曦 终审:蒋耀南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梁孝亮
编辑:刘斯苑
本文为洪江市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