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刊发市委书记郑小胡理论文章:学习袁隆平 建设好“杂交水稻发源地”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唐艺芬 2022-05-14 08:38:21

微信图片_20220514083347 拷贝.jpg

洪江市安江农校是袁隆平院士研究出杂交水稻的地方,也是他工作和生活了37年的“第二故乡”。在离开洪江市后,袁隆平院士依然心系洪江市的发展,深受市民爱戴和怀念。

感恩,是最好的怀念。袁隆平院士生前一直关注和支持洪江市的发展,先后为黔阳冰糖橙倾情代言,为大崇金秋梨、托口杨梅等农产品题词推介,并将“袁隆平农民丰收奖”唯一授权给洪江市,用于表彰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单位和个人。如今,随着隆平学校、隆平体育中心的投入使用,以安江农校为中心的隆平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安江隆平路、稻香路、稻源路等的提质改造,袁隆平院士的关怀关注深入影响推动了洪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袁隆平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也不断激励着洪江市的干部群众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奋力前行。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袁隆平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集中体现为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坚定不移传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家国情怀和人民立场,将“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转化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的坚定信念,为洪江市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具体实践,全力建设现代化新洪江;坚定不移传承其“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斗争精神,将“不断地想攀高峰”转化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破解洪江市发展难题的生动实践,全力走出一条具有生态功能区特色的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传承其“埋头苦干,不畏艰辛”的执着追求,将“一盏孤灯照终身”转化为大抓产业、猛抓产业、狠抓产业的实际行动,紧盯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抓重点、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坚决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事实;坚定不移传承其“淡泊名利,踏实做人”的高尚情操,将“做一粒好种子”转化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带头严纪律、守规矩,全力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行动,是最好的弘扬。沿着袁隆平的“稻”路,切实承担起农业大县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充分发挥“杂交水稻发源地”优势,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优质粮食工程,全面推进以杂交水稻制种为重点的雪峰山现代种业带建设,推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聚焦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人群,继续保持工作力度和政策强度,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以二三产业的思维抓农业,突出把中药材、油茶、黔阳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做优品牌、拉长链条、提升附加值,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持续开展乡村两级阵地“净化、纯化”,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庭院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的大改善促进村民精神面貌、素质素养、乡村乡风的大提升。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大力引智引才,发动群众参与,推动共建共享。严格农村建房审批,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以乡村手法、生态手法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以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绘就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袁隆平一生扎根土地、扎根人民,毕生为粮食奋斗,他“端牢中国人饭碗”的初心从未改变,也一直激励着洪江人民勇往直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传承和发扬袁隆平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建设好“杂交水稻发源地”,以实干实绩走好赶考路,奋进新进程、建功新时代。(作者系洪江市委书记)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唐艺芬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