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扶贫故事

来源:市交通管理中心 作者:曾继安 编辑:肖焙丽 2019-12-20 09:09:41

  洪江市新闻网讯(通讯员 曾继安)我叫曾继安,是洪江市公安局交通管理中心派驻扶车村的驻村帮扶第一书记。扶车村原名古溪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省级贫困村),全村有农户278户,840人,党员29名,村两委干部4人,全村有贫困户66户208人。该村集体经济薄弱,每年村集体经济不足2万元(包括生态公益林)。

  当初组织安排我驻村扶贫时,我怀着一颗“去就、去吧”的心里来到农村。谁知农村工作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住宿和生活条件与城关是相差很大,夏天蚊虫叮咬、烈日炎炎,冬天冰天雪地、寒气逼人,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工作纪律又严明,每月要求驻村工作22天、住夜15晚的工作,必须不打折扣的落实到位。每周除了坚持“五天四夜”以外,有时候还要“白加黑、五加二”的模式开展工作,曾经我内心动摇过,问自己到底该不该继续扶贫工作?沉思过后,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国家干部,于是又沉下心来、俯下身去,与群众同呼吸,与村两委团结合作,共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精准扶贫一路走来,清晰还记得2017年2月28日因线路老化引起火灾,李朝岩家一栋木房约120㎡全部被烧,得知此事的我立刻跟上级进行汇报。后来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中心、安江镇人民政府的帮助下,李朝岩作为受灾户完成了危房改造并市扶贫办和市建设局的验收。

  有天夜里我到村里紧急办事,发现村内道路没有路灯,有些路段临崖没有护栏,夜间出行十分危险。我心想,村民久居在这里,没有路灯极其不便,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让村民有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呢?心里装着这个事,让我一晚上转辗反侧,第二天一早我便将此事上报,经过多方奔走和协调后,村里的乡村小道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临水临崖路段装上了防护栏。

  古人说:事非经过不知难。驻村工作几年来,与村两委相处磨合之后是那样的融洽和谐,如同兄弟姐妹,在生活上村两委关怀备至,使我们享受了像家庭般的温暖。工作上,我们积极配合村两委,从而形成了一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扶贫团队, 在大家的努力下,扶车村取得以下成果:一是村集体经济。2015年村集体投资13万余元,建柚子场一个(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于2017年完成,该项目正式投产后村集体可增收3-8万元,2017年投资60万元在安工金穗新城购门面一个(37㎡);二是农电网改造。原古溪用电一直是黄狮洞电站供给,线路严重老化,便严器容量太小,村民生活用电严重不足,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前后发生电力事故,造成3人死亡,经多届村干部努力向上级申请,古溪农电网改造于2015年开工,2016年5月底完成农电网改造,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三是新农村建设。2016年在市建设局的帮助对下古溪村41栋房屋进行了风貌改造,下古溪水库二坝修建栏杆,使下古溪的面貌焕然一新,9月份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完工;四是道路建设。2016年在市扶贫办的帮助下,下古溪村组700米道路硬完工,栗山坡至下古溪的1.2公里毛坯公路建设开工,于2017年实施硬化,使古溪的交通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五是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扶车村新综合服务平台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2080㎡,五层),2018年5月完工,6月2日搬入新村部办工。

  回顾在扶车村驻村工作的日子,实践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及自身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虽然取得点滴成绩,但是离领导的期望、群众的满意还有一定距离,存在学习不够刻苦、对驻村工作理解不够深刻,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多样等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工作作风,进一步深入到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扶车村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来源:市交通管理中心

作者:曾继安

编辑:肖焙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