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易声昆到村里走访了几天,看一看院子里的人是什么态度?也想争取乡亲们的支持。大家也都听说了他们几个要在家里办厂子的事情,但看到他们几个都是带着一些怀凝的眼光,有时在背后议论纷纷,就你们几个泥腿子出身的,还有这本事?难道村里真的要出大老板了?
自古木溪村人种的红薯都是防备在饥荒之年米饭不够吃的时候,做为米饭的替代食品来度饥荒年。红薯容易栽种,没有化肥以前,只要到山上烧一堆草木灰,拌上一担猪屎粪或着人粪,就是种红薯的上好肥料。一蔸红薯里面放一抓,中间锄几次草,耐烦一点的,还把红薯藤翻一次,到秋天就只管割藤挖红薯。
木溪村一直以来栽种的红薯品种,就是远近闻名的雪峰山狮王苕。淡黄色的薯皮下裹着蛋黄一样的红薯,一般都有半斤左右重,一蔸红薯里面有两个的,也有三四个的。味道香甜可口,可生吃,也可以烤,蒸熟吃。尤其是把红薯放到打霜天以后,蒸出来的红薯都会流着晶莹的糖汁,软软的,散发出浓浓的香味,在屋外面都能闻得到那扑鼻的薯香。
木溪村的村民都喜欢在山坡上的旱地种红薯,因为红薯容易栽种,成本低,不花什么钱,产量又高,耐储存,收获以后,可以放上大半年不会坏。冬天在自己房子旁或者红薯地附近,挖几个储藏红薯的土窖,窖口用木板遮拦着,以防老鼠进去。窖里冬暖夏凉,储藏在窖里的红薯不容易坏。红薯打成淀粉,可以做红薯锅巴,也可以线锅面,用狮王苕做的锅面,亮晶晶的,滑溜溜的,蛮有韧劲,拌点老坛酸水,蒜水,姜末,葱花和油发擂钵干辣椒,那味道就成了太平乡人最难忘的美食记忆,很多在外面工作的人,只要回到家乡,就一定要去太平乡里赶一次场,吃一碗锅面,过一过家乡的小吃瘾。秋天里天气好的时候,村民喜欢把红薯蒸熟,切成细长条,放在太阳底下晒,做成亮晶晶的,柔软,甘甜的红薯干,外面的人只要吃上一次,就会喜欢上太平乡里这么好吃的红薯干,更会想法设法找太平乡的朋友要,甚至托人,花钱买上几袋。
木溪村出产的红薯很养人,尤其是小孩经常吃点红薯,身体长得结实粗壮,脸庞红得似熟透了的苹果。有些在外面工作的村里人,要么从家里带点红薯,要么把小孩送回老家爷爷奶奶带一阵子,多吃点家乡的五谷杂粮,尤其是红薯,身体比呆在城里好多了,脸色变得红晕,身体都会长得壮实些。
当然红薯还可以用来喂猪和牛,有时候还可以喂鸡鸭,用红薯喂养的家禽,长得慢,但肉质紧扎,味道醇厚鲜美。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基本上每家都要杀一头年猪,关系好的宗亲和邻居都会互相邀请喝猪血汤,猪肉的味道,醇香悠远,可以说是一家煮肉,几里之外都能闻着香。那真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尽显山里人的豪爽之气,粗犷之情。
自从种了杂交水稻之后,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了,连续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国策,又人为地压制了人口的自然增长,造成木溪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整个村庄显得有点暮气重重,渐渐地失去勃勃生机。粮食单产的提高和常住人口的减少,村民就再也不愁粮食够不够吃,村民只要种好垅里的稻田就足够吃饭。由于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因而山坡上的梯田和路不好走的山边田基本上都没有人去耕种,荒了的田里面杂草丛生,有的被村民种了杉树,有的任杂草灌木疯长。村子周围的山上,不时出现了那久违的野兔,野羊,野猪,有时候饥饿的野猪都跑到村民的菜园子里糟蹋蔬果,这也印证了一句“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的老话,先祖们辛辛苦苦地在荒山上开垦出的耕地又被大自然收了回去,没有谁来组织,没有谁来号召,也没有谁来强迫,自然而然地就退耕还林。
易传华和易声昆两人在村里说服了十几户村民在荒了的田里种红薯,并保证一定收购。看见大部分村民都不太愿意种,就要求厂里几个发起人,发动家人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全部种上红薯,不种稻谷,粮食的话,就都到市场上去买。总之一定要把红薯这个原材料落实好,不然厂子办起来了,又没有红薯来加工,那大家的心血就都会泡了汤。
龙小军今天特意跑到木溪村找村支书易书生和村长易宏,探听一下他们村里今年到底想卖多少木材。今年江沅市又到上面争取到了一项国家层面上的林补项目,就是太平乡被划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林基地,从今年起,以后每年都会拨几百万的保护资金,这是去市林业局开会时候,钦局长会后在局长办公室透露给他的,嘱托他这个全市林业资源最丰富的乡林管站长,一定要好好地利用国家今年安排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林项目资金,多报点项目到局里来,要用好,用透,一份不拉地安排完今年的林补项目资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不准有剩余。当然钦局长的言外之意他是明白的,国家给你的钱都不用,那自己不就是傻瓜一个吗?有了项目,才有机会捞好处,但好处不能一个人吞,大家都在这个纵横交错的网上,每人都要分点羹,只是位置不同,羹的多少也就不同。
村支书易书生看见乡林管站龙站长来了,赶忙招呼进自己的家里。龙小军首先是笑眯眯的一声书生哥好,接着紧握着书生的手,顿时一股暖意涌上了书生的身体,觉得龙站长谦虚,热情,没有一般乡干部喜欢摆的架子。听到龙站长是来问自己村里今年怎么安排砍伐林木的事情,就要自己的婆娘肖梅去把易宏喊来,因为一般他们两个人商量好的事情,一般在村支委和村民代表会上都会得到通过。
“宏哥,好久不见了,发福了。”看到易宏走了进来,龙小军赶忙站起来握着易宏的手,去年给木溪村多批了点木材砍伐指标,自己也赚了点钱,不多,五万多一点。虽然过年前请了村书记和村长去市里玩了一趟,但所花费用又到所里给报销了,另外又给他们俩每个人包了一个三千元的过年红包,加上年前给林业局的钦局长和分管自己的张副局长拜年用了一万元元,给太平乡李书记和贺乡长拜年花了六千元,除去这些开支,自己最后还是得了三万多元,加上在其它村里还小赚一点,总之,一句话,去年还算顺利的。这不去年又被局里评了个先进工作者,实惠得了,名誉也得了,在太平乡上班就是有味,名利双收。整个太平乡也就木溪村的大部分林地还是村集体的,只要说服了村长和书记两个人,集体林木就好操作一点,其他村的林地全都分给了个人,想赚点差价都是比较难。
木溪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分田分山到户的时候,原村领导考虑到要是村里山林全部分光了,以后村集体想办点事情都不好办,几个人顶着被上面领导批评的声音,坚持把远一点的山林地和好一点的林地不分,留着以后给村集体办福利和开支一些必须由村集体承担的费用。因而在农业税没废除以前,整个太平乡就木溪村的村民不要自己交各项税费和提留。村里通电,村里接自来水和修建电视差转台都不需要村民自己掏腰包,修建资金除了争取到上面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外,其它全部是卖掉村集体林木来筹集的。要是靠去每家每户收钱,村民有穷有富的,意见难得统一,那么上面这些事情一个都办不下来。
易书生详细地把村里的计划告诉龙小军,村里准备卖掉三百个方的木材,具体位置在山骑场那一片山,这就要请龙站长能够快一点把林木砍伐指标批给村里,村里也好有钱办一下去年年底就计划好的事情。
龙小军马上说:“书生哥和宏哥的事情就是我的事,你们的工作我会大力支持的,你们把报告打过来,我马上送到局里去,不要几天时间就应该可以批下来,钦局长跟我的关系特好,你们只管放心好了。”
两人听龙小军这么爽快,这么肯帮忙,也就马上表了个态,只要你龙站长把林木砍伐指标快一点批给村里,我们还是按去年的规矩搞,砍伐林木的事情就包给你,村里按市场收购价格跟龙站长结算,另外每方木材给龙小军二十五个点的工钱。
龙小军听他们这么说,很高兴,马上说:“这个事情包在我身上,你们只管在家等我的电话。还有一件事情,你们村支两委商量一下,前几年你们村牛栏冲间伐过的林地,树木也不多了,市里已经安排改造,这是我特意在局里给你们村里争取到的。现在国家很支持林业改造这个事情,我的意思是,能否由我来承包植树,残林山上树木我来砍,两百多亩山地,按照国家标准算,本来植树要四万左右费用,我只收两万元,看行不行?要是不改造,以后有可能会停止批你们村的林木砍伐指标的。”
听龙站长这么说,两人都觉得可以,但还得通过村支委和村民代表会议说一下,才好定下来,也不怕以后村里人讲什么。他们就要龙小军等一段时间,村里开完会定下来后就告诉他。龙小军就说,那就等书生哥和宏哥的好消息。
龙小军在易书生家里一直坐到中午,三个人说了一个上午的话,正事,闲事,八卦都聊过,在书生家吃完中饭后,才回乡政府去。
又是坐了一个晚上的火车,还好,火车没有晚点,下火车之后,易声朝两个人就直接赶到鹤城市汽车南站,搭上回太平乡最早的那班车。
易声朝一回到家,就找到易书生和易宏,告诉他们自己的广州装修公司已经成功打出去了,现在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是搞得好,还是搞不好,我是没有什么退路,自己是走上华山那条道,下了最大的决心回家来开厂子。当然,办厂子,离不开家乡人的支持,尤其是离不开两位老哥的支持,只要大家支持我,就是再难,霸蛮也要把厂子开起来。
关于村里闲置的学校房子的租借问题,两个人也把村里老百姓的意见给易声朝讲了讲。学校终究是全体村民的东西,收点租金也是应该的,易声朝当然没有什么意见。当听说经过他们两个人做工作,租金可以晚一年再付,就一再感谢两个人的帮忙,到时厂子办起来了,一定好好感谢两位老哥。
易宏说:“声朝你也不要那么讲客气,你们把厂办起来了,也是我们村里的一件好事情,到时你多关照一下这些乡亲,让他们不要到外面打工,少吃点苦就行。我家坚娃两口子到时就到你这里来打工,小孩不在身边,冷冷清清,家里很不不热闹。”
声朝笑着说:“那是一定的,易坚他们只要肯回来,我是一定要的,我现在正缺象易坚这样在外面闯过的年轻人,他们有经验,吃得起苦。就是你宏哥不讲,我也正准备喊他们回来,我们一起把厂子搞起来,有钱大家赚,亏了是我的。”
书生赶忙说:“声朝,你个乌鸦嘴,还没开始搞,不能讲亏,一定要赚,也一定能赚,下次不能讲亏,小心我要打你的嘴巴。”说得三个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经过几个人近半个月的努力,在木溪村基本上落实了一百多亩田的红薯种植基地。为了使村民放心地种红薯,易声朝决定每亩给定金两百元,村民当然求之不得,有人给定金,就不愁红薯买不出去。种红薯都是村民的拿手好戏,为了多赚钱,还是烧草木灰来种红薯,虽然买几袋复合肥就可解决施肥的问题,也省很多功夫,但终究还是要花钱,反正现在有的是时间。再过一个月,把牛拉出来,把地给犁了,有些甚至可以自己用锄头挖地,就可以插扦红薯苗,中间再拔两次草,到了秋天,就只管从地里挖出来,种了几十年的红薯,真是太简单,太熟悉不过了。
接到太平乡李玉栋书记打来的电话,易声朝正在吃早饭。老婆周菊听说他要去乡政府,今天恰好是太平乡赶场的日子,要他顺便看一看有猪崽买不?有得话就买三头回来。今年呆在家里,你们办厂子,我又插不上手,没什么事情,就在家里养猪。种了那么宽地的红薯,秋天的红薯藤多的是,可以拿来喂猪,并且加工后的薯渣也可以用来养猪,自己养几头吃猪草的猪,杀了吃,味道肯定好。再一个,到过年的时候还有年猪杀,自从外出打工后,家里已经有很多年没杀年猪,过年的气氛是一年比一年淡。要是村里荒了的田还多的话,只要别人同意,还想种几担谷田的糯谷,过年过节可以做点甜酒,打点糍粑,自己做的甜酒和糍粑,味道比外面买的好得多。
易声朝赶到了乡政府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问过几个人后,才找到李书记的办公室。李书记看到声朝来了蛮客气,又是倒茶又是递烟。由于以前在广州,基本上没有跟家乡的父母官打过交道,也不认识他们,只是听村里人讲过,一般是几年就换个乡党委书记,有道是:铁打的政府,流水的官,你方唱罢他登场。李书记还是过年的时候,在书生哥家里见过一次,想不到李书记对自己这么热情,这么看得起他这个平民百姓,自己都感到有点诚惶诚恐。
李玉栋首先对易声朝能过回家乡投资办厂表示热烈地欢迎,特别是听到易宏村长讲,易声朝把自己在广州做得很好的生意都放弃了,回来建设家乡,我们太平乡要是多有几个象你这样有能力但又不忘家乡的乡亲就好了,我们乡政府支持你回来,有什么困难,给我说一声,我来帮你解决。现在国家对“三农”问题很重视,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建设,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蛮大,每年中央出来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发展的内容,我们都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
易声朝对李书记的支持表示万分地感谢,也把自己的想法大概说了一下,当听说村里的闲置校舍还要收租金,李玉栋马上说:“这个我去想办法,校舍都闲置这么久了,还收什么租金?你先用,我回头要乡财政所的跟市里衔接一下,给你们村争取一点资金,那远远不是你们学校租金那点数字,难道还不能抵那点租金?给村民说一说,声朝的事,就是我太平乡的事,大家都要支持。这事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那个学校你们只管用。”
易声朝听李书记这么说,当然很是感动,起步时候到处都要钱,能不花钱当然好。李玉栋书记问易声朝办这么个厂子大概投资多少?易声朝说大概要一百万左右,李书记连连说:“少了,少了,要不我找一下江沅市农商行的人,要他们来支持你。”
李玉栋当然是要易声朝办的越大越好,市领导都在抓招商,要是自己太平乡能够办两个几百万的厂子,那么自己今年的招商任务可以超额完成,那自己在全市都有脸了,对自己在市领导的印象也加重了,也许还能得到领导提拔。太平乡另外一个柳芽村里有个在中鹤市开酒厂的乡亲也在自己劝说下,决定把生产酒的厂子搬到太平乡来,那也是个大项目。
易声朝听李书记这么说,也说:“小是小了点,但我刚开始搞,不想借钱,借了的钱都是要还的,我现在拿自己的钱,心里踏实一点,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产品销路怎么样?如果销路没问题,我明年就会扩大生产,到时一定找李书记帮忙。”
易声朝在广州是从工人做起来的,经过自己多年的打拼,才一步步地当上了老板,期间也看到过有些同行,借钱做项目,利润都被利息吞噬了,要是工程款不能及时结回来,最后被套得一塌糊涂,差点都讨米了。所以他脑壳里面有个筋,就不要轻易的借钱去搞自己的事情,尤其是不能借高利贷。
李玉栋也不好说什么了,终究跟易声朝刚打过两次交道,看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就把乡财政所长和龙小军等几个人一起叫到大发酒家吃饭。当大家听说易声朝是回来投资办厂,又是李书记亲自联系的,都很客气,大家都是太平乡场面上的人,有些人甚至转几个弯都可以攀上亲戚,大家对易声朝回来办厂子都表示在自己最大的能力范围内大力地支持。
听说易老板还要去场上捉猪崽回家喂,都劝他不要捉,办厂子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养猪?但是自己老婆周菊吩咐的,老婆要养猪,还是依着她好一点,自己也想过年的时候杀个年猪,热闹一下,到时候请你们大家去屋里喝猪血汤。大家笑着说到时候一定去,龙小军蛮大方地说:“吃完中饭,我陪易总去,买好了我再送他回家。”
李玉栋就要龙小军吃完中饭,陪易声朝到场上去,帮易总把猪崽买好,不必回办公室去,你龙小军下午的工作就是陪易总,大家又互相把电话留了,以后工作方便一点。
吃过中饭后,龙小军陪着易声朝到场上去,由于赶场的人不多,都是一些老年人,所以场散得较早。场上已经没有几个人了,还好卖猪崽的还没有卖完,看见他们来问,就便宜一点卖了三头猪崽给易声朝,龙小军把自己的车子开了过来,易声朝看见车子那么干净,就打算自己喊个小四轮货车,龙小军一边帮忙把猪崽捆起来,一边笑着说:“易总,我今天下午是完成李书记交待的工作,我不送你回家,那就是我的工作没完成好,领导会批评我的,易总以后看得我老弟起,有事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易声朝不好意思地说:“龙站长,你太客气了,我今天得谢谢你,今后有用得我易声朝的地方,你吱一声就可以了。”两个人一路讲个不停地回到木溪村。
作者:谷雨坡
编辑:肖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