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要工资的“傻村长”

来源:洪江市新闻网 作者:易茂 原之超 编辑:肖焙丽 2012-05-26 14:47:58

副标题:记洪江市土溪乡砂金村村主任邓春山

上轮渡

砂金村就掩映在这河谷之中

 

  洪江市新闻网讯(易茂 原之超)早听说洪江市土溪乡砂金村村主任邓春山很“傻”,从部队退伍后放着金饭碗不要,下海摸爬滚打数年积累了百万财富,却又回到自己那个穷山沟去当村长,发誓要带领乡亲搞产业发家致富,自己还不要一分钱的工资。怀着一份好奇之心和一份敬佩之意,5月4日,记者和怀化市建整扶贫工作队队长米昭社和土溪乡乡长杨先进一起,慕名到砂金村去采访这位不要工资的“傻村长”。

  一行人先是坐汽车出黔城过铁路桥,然后到沅水边的一个码头换轮渡,连人带车摆渡到河对岸,最后在颠簸泥泞的山间公路上行驶了20余公里,终于抵达了砂金村村部。一路上只见山上竹林似海,核桃林连片,散养的土鸡漫山遍野觅食,甚是壮观。山间溪水清澈见底,村民的稻田里同时圈养着泥鳅。公路边,一个规模化养猪场正在建设。怀化建整扶贫队米队长对砂金情况十分熟悉:“这些鸡场、猪场、泥鳅田,都是村里合作社创办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年下来收入不少呢!”

泥鳅养殖池

正在建设中的养猪场

  在暂设在村小学的砂金村村部,采访对象邓春山十分热情的接待了大家。他40多岁貌不惊人,话语之间却透出过人见解。他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话匣子慢慢打开了,他动情的告诉记者:“砂金村交通闭塞,经济条件差,他竞选村长的最大理想,就是帮村民们摆脱贫困现状,走上致富路。” 邓春山说,砂金村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绿色农业产业,他们现在走的就是这条路子。去年当选村长后,他个人便带头投资,组织村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在怀化建整扶贫工作队和乡政府的帮助下,村里筹措到了必须的资金,将前期项目办了起来,如今村民积极性很高,纷纷加入了合作社。

  谈及合作社产业项目的发展规划,邓春山心中有自己的“一盘棋”,在他的心目当中,砂金的优势是生态资源,所以必须依靠生态资源做文章,并且要坚持走绿色循环的道路。他告诉记者:“砂金村按照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在山上大面积的培育核桃林,养护竹林。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鼓励大家在山上散养土鸡,在山下办养猪场。鸡粪、猪粪收集起来可以通过沼气池进行发电,同时还可以给竹林、核桃林增肥。这样循环下来,既经济又环保,真是一举多得。”

散养土鸡

  邓春山说,漫山的核桃林和竹林,是砂金村的两大“绿色银行”。核桃树苗是他自掏腰包远赴甘肃、云南等多个省份考察带回来的良种,不出三年便可以挂果,竹林低改正在进行。在他的带领下,砂金村核桃林在原有500亩的基础上,又新增优质核桃林1100亩,全部挂果后年产值可上千万元。林下建起的养鸡场规模逐步扩大,肉鸡、蛋鸡总数1万多羽。养猪场建好后,每年可出栏生猪1000头,年创产值240万元以上……当前,合作社正准备申报注册“砂金牌”生态农产品商标,并且与广东客商达成了合作意向,力争让产品有好的销路。

  记者忍不住问起了“傻村长”不要工资的事,乡长杨先进似乎早就看出了记者的好奇之心,笑着向记者说起了邓春山只当村长不要工资的原委:“砂金村长期贫穷,邓春山回村当村长,并不是冲着钱来的,他自己主动提出一分钱的工资都不要,全部交给村里发展产业。”邓春山怀着一份赤子之心回报村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的利益毫不在乎,但支持年轻人创业却一点都不吝啬。村里青年陈祖华对邓春山十分感激,前几年他从山上抓回几只野生竹鼠,通过人工繁殖到了100多只,却因资金不足一直无力扩大养殖场规模,是邓春山将自己的工资作为扶持资金,帮他扩建养殖场,这事让全村人既感动又敬佩,如今纷纷搞起特色养殖赚钱。

  “以前砂金村交通不便,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如今乡里硬化了贯通砂金等五个村的20公里通村公路,这为砂金产业发展安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要黄沙吹尽始见金了!”采访临近结束,邓春山向记者谈起了未来计划,他坚定自己选择的道路,准备花上3年时间,凭借砂金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带领村民大做绿色农业产业文章,兼并发展生态旅游和户外运动,依托公路大动脉,精心打造一条集生态农业、旅游业、户外运动产业为一体的公路经济带,为砂金脱贫致富铺设一条金光闪闪的致富之路。

致富之路

 

来源:洪江市新闻网

作者:易茂 原之超

编辑:肖焙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洪江市新闻网首页